The Postmodernism Interpretation of Lao Tzu

馬來西亞華教運動的發展,說它有九成以上是由中國海外移民的思鄉情緒所構成,這也不過份。但仔細地想一想,除了這些思鄉的感覺之外,華教運動在更深層的地方,似乎還依循著一個更高的基本原理。

孔子,就是馬來西亞華教運動的基本原理。馬來西亞華教運動的論述和思維,基本上是對「孔子」這個人的膜拜、想像和再現。某程度來說,我們原來是在重現著儒家思想中因「周文疲敝」而全心回歸西周的文化鄉愁。

但是,在中國思想史上,存在著另一個被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論述所忽略的傳統。就在孔子堅持要求回到過去,心有不甘地說「郁郁乎文哉,吾从周」時,有一個人卻騎著青牛,一句話也不想說,只管朝著西方行走,莫知其所終……

本課程,就是要走前去問一問這個人,到底要去哪裡?為甚麼不回頭?

當然,那個人就是老子,中國哲學史上一個神仙般的人物,一個海德格爾深深崇拜,甚至刻意模仿的哲學家──也因此,老子竟也透過海德格爾而成就了後現代哲學的誕生。

從哲學上來說,所有的鄉愁,所有的追溯本源,都是一個非常崇高的情操。只是,甚麼是「本源」?與其說它是地理上的事(譬如說「中國」、「唐山」),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。馬來西亞人的錯誤,就在於以空間的「家」之想像來彌補時間上的鄉愁。這個問題,亦是本課程有興趣要討論和思考的問題之一。

課程大綱:

本課程將會從老子的思想延伸討論以下的概念與問題:

美學─神仙─後現代詮釋─非理性─超理性─海德格爾─反者道之動─神秘─語言─超語言─玄學─陰陽-風清楊─意境─本體論-魏晉名士-長生不老─母系社會-小乘佛教-崇有─時間-新儒家─牟宗三─氣─無用之用-聖人-中國/西方哲學之對比─生殖崇拜─死亡─自然─真理─修行-無名─哲學的終結─乾坤─莊子─才性與玄理─空間─回歸原始-隱士-天命-無為-竹林七賢-遺忘存有-貴無-能量不滅-稽康-智慧老人-榮格-佛陀-用藥-開悟-龜仙人

Lecturer

卡夕
80後,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學士,台灣中央大學哲學碩士。在台灣中央大學大學擔任了兩年半哲學通識課助教,接著在尊孔獨中、韓新學院擔任哲學、音樂、歷史、華文、藝術史等課程的講師。偶爾參與教育、音樂、影視編劇、藝術、哲學等社會活動,經常在媒體發表劇評、影評、書評、政治等類型的文化評論,研究範疇為藝術哲學、宗教哲學、後現代主義等等。現為<獨立新聞在線>(已停刊)與<東方日報>專欄作家。

Date
24 March 2015

Time
8.00pm-10:30pm

Venue
Lostgens’ Contemporary Art Space